成都2025年小升初有哪些好政策

软萌美比 2025-02-20
回答数 3 浏览数 433
首页 > 小升初政策 > 成都2025年小升初有哪些好政策

共3个回答

 情场杀手 情场杀手
成都2025年小升初有哪些好政策

2025年成都的小升初政策有以下几个关键点:

  1. 划片入学 :成都的小升初主要实行划片入学政策,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居住地选择对应的学区。青羊区、锦江区、高新区等是家长们喜爱的学区,但有些学校如天府七中、天府中学仅面向区内招生,这一点家长需要提前了解。

  2. 摇号方式 :小升初的摇号方式包括大摇号、小摇号、特例摇号和民办摇号。大摇号主要面向市直属学校,小摇号则是划片随机派位,民办摇号则是民办学校剩余名额的随机录取。

  3. 星章评选暂停 :以前的三星章评选对于优质公办学校的入学有一定的优势,但2025年星章评选暂停,这意味着这一优势可能不再存在。不过,如果孩子在五年级时获得了三星章,仍会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,但总体上获得三星章及以上的难度很大,需要成绩综合排名班级前三,并且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类比赛,以及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。

  4. 上岸时间提前 :部分机构将小升初上岸时间前置到了五年级暑假,这意味着培训节奏和进度会提前一年。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差异较大,因此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进入高班型,可以提前一年进行规划。

  5. 集团化办学 :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是大势所趋,尤其在锦江区和高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。集团化办学后,骨干老师会被分派到分校,使得本部的优质资源缩减,顶尖班型的竞争会更大。因此,有意向高班型的家长需要引起重视,提早做规划。

  6.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:对于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,青羊区有具体的入学政策。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“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服务管理平台”提交入学申请,并可以通过积分申请等方式入学。

  7. “5+4”学制 :成都正在引入“5+4”学制,将小学阶段缩短为5年,初中教育扩展至4年。这种新兴学制将使得毕业时间保持一致,但学习进度略有不同。家长和学生需要了解这一学制的优势与适用性,并做好升学准备。

  8. 小升初划片信息 :2025年最新小升初划片信息将在7月初发布,家长可以通过关注相关渠道获取最新信息。

这些政策变化对家长和学生的小升初规划有着重要影响,建议家长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,以便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路径。

1小时前发布 回复
紫色偶然 紫色偶然

以下是成都2025年小升初的主要政策:

  1. 多校划片和单校划片相结合:成都市将实行多校划片和单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,这意味着学生将有机会通过多所学校进行报名,增加了选择学校的机会。

  2. 非成都市户籍学生入学要求:对于非成都市户籍的学生,需要在入学前在成都市连续居住满一年,才有资格在成都市就读小学。

  3. 户籍问题相关政策:小学在外地读书,如果2025年要回成都读初中,应于4月11日至22日(时间参考2025年,具体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)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,进行信息采集,再按照户籍所在地政策摇号入学。

  4. 民办学校跨区招生:成都民办2025年小升初允许跨区招生,这一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,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。

以上就是成都2025年小升初的主要政策,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可以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通知。

1小时前发布 回复
糖果宝宝 糖果宝宝

2025年成都小升初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‌:

  1. 就近入学‌:成都市教育局坚持就近入学原则,根据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,科学划定服务范围,确保各片区之间教育资源大致均衡。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,仅在必要时进行科学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后适当调整,并提前向社会公布‌

  2. 免试入学‌: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,公办中小学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入学,民办中小学实行免试电脑随机录取。严禁通过笔试、面试、面谈等方式选拔学生,严禁以各类竞赛、考试证书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‌

  3. 公民同招‌:公办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同步招生,所有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、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‌

  4. 户籍与学籍管理‌:学籍与户籍跨区的学生需回户籍地摇号;学籍与户籍在同一区但不同片时,可以选择户籍地或学籍地升学。外市就读的本地生需办理回蓉生手续‌

  5. 高层次人才子女择校‌:省、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幼升小、小升初、初升高三个阶段有一次择校机会。申请流程直接联系区教育局,获取择校名单并按流程办理‌

  6. 摇号逻辑‌:包括民办学校直升、市直属学校大摇号、民办学校摇号、对口单校或多校划片摇号、高新区小小摇号以及补录等环节。一旦确认直升或大摇号摇中,学位即被锁定,无法撤销‌

  7. 综合素质评价‌:孩子的兴趣特长、社会实践、品德表现等综合素质将被纳入考量,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,跨区择校难度加大,鼓励就近入学‌

1小时前发布 回复
推荐栏目
最新问答